中国规划展示行业已走过了17年。城市规划行业未来会如何发展?规划展示馆的艺术与创新又将如何展现?24日至25日,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展示专业委员会馆长研讨会在长沙召开,国内40多家规划类场馆的负责人齐聚一堂,对规划展示行业的探索和创新进行了热烈讨论。
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魏春雨,以中国书院博物馆等为例,围绕城市设计的历程和流派等主题进行了阐述。他认为,建筑不应仅讲究整体气派,而应围绕人文、自然、社会、审美等维度来设计。“我们设计中国书院博物馆,就是以秉持尊重文脉的的态度来设计的。其具有历史穿越感的入口,正与岳麓书院文化相契合。”
业内布展大师李晖,针对策划布展技术和艺术的创新进行了详解。他强调规划类场馆的“政治性、专业性、社会性”,提出打造“人气展馆”、“有温度、复合型”展馆的理念,同时建议规划类场馆关注大型多人互动技术开发、经营模式创新等领域。长沙规划展示馆馆长吴海浪认为,要以人为本,从参观者的的要求,从当代当地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筹建和运行好规划馆。
“根植于古老的城,安静朴素而开放,静静地展示城市的美好与未来。”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姚英杰,如此描述他心中的长沙规划馆。同时,他表示,城市规划既要仰望星空,又要脚踏实地。展示馆是城市的“播种机”,梳理着城市的文脉、提炼着城市的精神、传递着城市的文明,让城市的元素在展示中传播,在传播中传承。加强规划的公示公开、扩大规划的公众参与是提高城乡规划前瞻性、科学性和严肃性的重要手段,也是时代和人民赋予规划工作的使命和要求。